首页

深圳红色妖姬女王调奴

时间:2024-05-07 05:15:59 作者:中法企业积极探寻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浏览量:11482

  中新社巴黎5月5日电 题:中法企业积极探寻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中新社记者 李洋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5日启程前往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将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中法两国元首均高度关注绿色低碳发展及气候变化等相关议题。在习近平主席与马克龙总统战略引领下,中法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两国企业正积极探寻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成效斐然。

图为当地时间4月24日拍摄的中联重科展台。 中新社记者 李洋 摄

  法国长期以来一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法国在追求能源转型,实现绿色增长为其突出目标。中国企业看好法国在相关领域的市场前景,纷纷寻求大力开拓,并尽力满足法国客户和市场需求。

  4月底在巴黎举行的2024年法国巴黎工程机械展(INTERMAT2024)上,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中联重科便以“绿色装备,智领未来”为主题,携数十款产品参展。

  “绿色”产品是中联重科此次参展的主要亮点,其中包括混合动力搅拌车、电动高空作业平台、锂电工业车辆等新能源产品,以及搭载节能降耗技术的多款工程车辆,助力行业低碳发展。

  中联重科海外公司副总经理黄成娅在展会上说,此次参展的产品是中联重科新一代产品的代表,具有绿色、智能、高端的特点。她对中新社记者表示,看好法国和欧洲市场,认为这里将成为未来的企业“增长级”之一。

  黄成娅认为,绿色低碳已成为欧洲市场的大趋势,绿色低碳相关产品覆盖领域也会铺得越来越广,此次展会期间已有不少企业的相关展品亮相。她透露,法国市场体量相对较大,客户对中联重科相关产品接受度较高。

  近年来,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已取得显著成绩。中国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落实到产业升级之中,持续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化和绿色低碳产业化。

  中法电力合作协会主席富尔卡德(Fabrice Fourcade)日前撰文指出,中国在绿色经济和低碳领域的利好政策激发了外企在中国进一步开展投资项目的浓厚兴趣。在此背景下,不少法国企业在中国绿色低碳转型中看到了巨大商机,寻求深耕中国市场。

  达能中国、北亚及大洋洲总裁谢伟博(Bruno Chevot)近日对中新社记者表示,达能致力于深耕中国市场的同时,不断支持中国社会持续进步。他说,“为中国赋能”,首先是为健康赋能,多年来,达能立足自身优势,持续为中国消费者健康赋能;其次,是为低碳发展赋能。达能在中国不遗余力践行绿色生产,助推节能减碳。

  谢伟博举例说,达能旗下品牌脉动的两家工厂在饮料行业率先获得碳中和工厂认证,2023年全部脉动生产工厂都实现了碳中和。

  据介绍,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当天,脉动宣布成立“同护地球”产业链气候行动基金,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投入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通过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加快低碳能力建设,推广使用绿色能源、优化产品包装及采用绿色物流,持续倡导绿色消费及循环经济。

  本月初前来巴黎出席第二届中法全球治理论坛的中国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原秘书长张燕生表示,他参与调研的中国企业希望与法国合作,也关注如何保障中法双方企业的利益。他认为,在电动车、光伏组件、锂电池方面,希望能够“有饭大家吃”,有中国企业的一份,有法国企业的一份,还有第三方的一份。

  张燕生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法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面仍有很大合作空间,双方要在去贸易保护主义、超越地缘政治分歧和冲突等方面多下功夫,努力在相关领域实现全面的对话与协调。(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岛内民调:侯友宜大幅缩小与赖清德差距 近65%支持“下架民进党”

“我们的根扎在劳动人民之中。”从宁德的水利工地到首都的植树点,一路走来,习近平对劳动精神的弘扬一以贯之,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坚定不移。

西江中下游暴雨区内河流或发生超警洪水

丹山碧水,意蕴无穷。武夷山相传由颛顼玄孙彭祖与他的两个儿子彭武、彭夷在此开山治水而得名。中国东南的气候条件与典型的丹霞地貌,让武夷山山峰错落、各具雄姿,草木蔓发、满目苍翠。峰岩幽谷中,有三弯九曲之胜的九曲溪玉带般蜿蜒。“溪流九曲泻云液,山光倒浸清涟漪”,朱熹的《武夷棹歌》是胜景写照。

天津市率先推行企业年金方案线上自助备案

上海3月14日电 (记者 姜煜)《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14日发布。该报告称,2023年,中国跃升至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地位。

公交地铁延时运营 火车站夜间开行免费摆渡车

项目计划于今年内开始钻探。静安区方面表示,此项目的落实,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实现国际能源供需平衡以及保障能源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具有深远影响。

江西省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在江西安远开赛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只有真实,才能使公众信服。有些媒体为博取受众眼球,在未核实新闻事实之前就发布消息,甚至片面选取新闻事实中的某一片段,加以突出和放大,而罔顾新闻事实的本质,导致新闻伦理失范和公信力受损。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